妇联乘“数”而上“智”绘家的港湾|优秀工作案例宣传展示
在数据与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妇联与有关部门携手,巧借东风,以“铁脚板”+“大数据”为家庭的和谐与稳定筑起坚实的防线。
高风险家庭预警准确率达92%,家庭纠纷响应时间缩短了60%,调解周期从过去平均15天压缩至1天,家暴案件同比下降30%……过去一年,这些数字成为擦亮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工作的金色名片。暖心成绩的背后,是“铁脚板”+“大数据”多元服务模式的有力支撑,是妇联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做好妇女和家庭联系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
“以前没有‘E 掌通’时,家庭矛盾排查全靠一双‘铁脚板’走街串巷,耗时费力还可能遗漏。有些家庭矛盾已经被激化,调解难度极大。如今有了‘E掌通’,一切变得不一样啦。”茅箭区二堰街道妇联干部张文兰如此感慨。
不久前,张文兰像往常一样入户走访,发现一对夫妻正在闹矛盾。两人争吵的导火索是子女教育问题,丈夫小陈主张“虎爸式”严格教育,要求孩子课余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妻子小李则秉持“快乐教育”理念,认为应注重孩子兴趣培养。孩子告诉张文兰,父母经常因为类似事情吵架,她放学后都不愿意回家了。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教育方法的理念分歧引发的家庭矛盾。张文兰深知,如果不及时化解,不仅会影响丈夫妻子的关系,还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于是,她立刻打开“E掌通”,将这一情况详细录入系统。系统根据矛盾的性质和争吵次数,生成了“橙色预警”。
几乎在同一时间,茅箭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接到这一预警,一支由婚姻家庭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和教师构成的调解小组很快赶到现场。在调解小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小陈和小李逐渐想到自己的问题,态度开始缓和,最终达成一致,决定在今后教育孩子过程中多沟通多交流,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这次借助“E掌通”和调解小组化解家庭矛盾的案例,是茅箭区妇联利用大数据辅助解决家庭纠纷的又一典型示范。
区妇联干部表示,茅箭区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依托“E掌通”平台,将社区人、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等数据统一建档,形成“一户一档”动态数据库,覆盖了共同生活的亲属结构、经济情况、历史纠纷记录等维度,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部门共享调用。
在茅箭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可视化大屏可直观展示基层区划、居民信息、重点需关注的家庭等,通过基层妇联干部、网格员等入户走访,动态更新信息,分析高发矛盾类型与区域,为网格员推送定向排查任务,提升排查针对性。
此外,“E掌通”还能够直接进行动态监测精准预警,助力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风险台账”。“三级管理三色预警”模式,将家庭风险分为一般风险(绿色)、较大风险(橙色)、重大风险(红色)三级,高风险预警还会自动推送给区妇联和所辖派出所及社区,低、中风险则会自动推送给所辖社区相关单位。
当看到“E掌通”的红色预警,茅箭区铁三处社区干部李荣英立刻警觉起来。在一个月时间内,这个家中有人3次报警。凭借经验判断,这个家庭可能隐藏着家暴或较严重的矛盾,必须迅速介入。
果然,当李荣英赶到现场时,她了解到丈夫小张有酗酒史,酒后常常对妻子小王实施家暴,其行为严重伤害了妻子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也让这个家庭笼罩在阴影之下。
李荣英立刻打开“E掌通”更新家访相关信息,随后,妇联、辖区派出所、社区三方联合上门。派出所确认了家暴行为的存在,向小张发出告诫书,妇联干部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安抚小王的情绪,为她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而妇联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的律师也迅速介入,通过“E掌通”远程协助妻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得知夫妻俩有了离婚意愿后,律师与双方多次沟通,帮他们协定离婚财产分割及孩子抚养归属等事宜。
调解成功并非终点,社区妇联与网格员继续跟踪回访,依据家庭状态变化在平台及时来更新风险等级,直至将其调至低风险,确保家庭重归安宁,为小王及其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茅箭区妇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除了利用 “E掌通” 实现分级别预警,妇联还携手多部门联动,促进矛盾纠纷“全闭环”。通过联席会议凝聚合力,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由妇联牵头,联合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定期会商,针对重大复杂矛盾开展联合调处。
如今,茅箭区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基层妇联组织成为化解矛盾、服务家庭的重要力量,群众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安全感与认同感显著提升。
十堰市茅箭区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工作亮点有以下三方面:
技术创新赋能精细化服务。大数据与“铁脚板”结合,借助“E掌通”平台,整合社区人、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等多维度数据,形成“一户一档”动态数据库,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部门共享调用。而通过可视化动态监测与分级预警,建立“风险台账”,成为提前介入化解纠纷的有力抓手。
多方联动快速响应。当预警出现,尤其是处理风险较高的预警时,妇联、派出所、社区等多方迅速联合上门,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形成高效处置合力,能最大限度保护共同生活的亲属权益。
专业化调解配合多元化治理。设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一方面让基层妇联组织在化解矛盾、服务家庭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如专业机构、志愿者等,丰富调解资源和方式,拓展治理维度和深度,提升群众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安全感与认同感,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与社会环境。